Sunday, May 3, 2009

「風中最後的火苗」迎逆不熄

同鄉會年會邀請台灣藝術家施並錫教授演講
  今年的同鄉會年會我們有幸邀請到油畫家施並錫先生從台灣專程來休士頓演講,題目為「透過台灣人的美術,說台灣人的妥協舆反抗性格」。施教授1947生於彰化鹿港,師大美術系畢業,又於紐約市立大學進修得MFA碩士學位,現任師大美術系教授,2003-2005曾任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個展記錄24次,並有著作19種,獲1970年師大美術系展油畫首獎,1971年畢業水彩首獎,1977~1998年曾獲席德進基金會之繪畫大獎,繪畫之外也擅長寫文章。  施並錫先生是一位擁抱台灣的藝術家,關心台灣社會、歷史及傳承精神的延續。生長於鹿港,四目所及盡是青山綠水,從小和一群赤腳光著上身,天真無邪的玩伴嬉戲追逐於鄉間田野,伸手摸田埂洞裡的螃蟹,用笨箕篩撈小魚,還有記憶中廟前手拿水煙斗的外祖父說書人,這些童年的生活種種,強化他對這這塊土地的熱愛與認同。  施教授以畵作來喚醒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不僅畫台灣的山水風景,也畫台灣的人文活動,不僅作畫也寫文章。在「畫說福爾摩沙」一書裡,除了美麗的福爾摩沙景色:山脈、河流、海洋、港口、農村、鐵路,也畫有民間信仰儀式,都會生活形態,和九十年代台灣的街頭運動;每一幅畫都有一篇短文,從畫中景緻延伸到有關的地理、歷史、人文或生態。讓讀者從圖像看到台灣,也從文字讀到發生在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的一些演變。  在「畫說福爾摩沙」自序,引用義大利名導演所言「一個藝術家像一棵樹,就在他被生下來的地方扎下根…,一個人最能取得自由表達的機會之所在,便是他的國家。」施教授一步一腳印帶著畫架走訪全台各地,用畫筆紀錄台灣。尤其國民黨長期蓄意扭曲本土意識,讓台灣人變成歷史記憶薄弱的族群,對自己缺乏信心,知道長江、黃河,卻不知大肚溪、濁水溪,甚至連員林和雲林都分不清。施教授以畫作闡述台灣的本土精神,以圖像表達,以文字述說,期望提昇台灣人民自我認同熱愛土地的情懷。  施教授對台灣的關愛無所不在,於2008年總統大選前,深感這次選舉對台灣前途關鍵性的影響,和王明哲先生合作譜出一曲『風中最後的火苗』,期望國人能選出一位真正挺台灣的總統,小心呵護台灣的民主,讓民主的火種不熄滅,繼續在台灣發揚光大。如今馬政府急速傾中,危及台灣民主及主體意識,施教授的憂慮,呵護風中最後的火苗更顯得迫切。  記錄台灣民主進化過程中的社會運動,施教授也不缺席,曾以作品「抗爭」-「因為有拒馬、警察,我才要戴著斗笠站在這裡,直到天空湛藍的那一天。」參加1995台灣人權促進會舉辦的台灣本土人權海報大展。  2007年在二二八屆六十週年之際,繪製了一幅長一百九十四公分、寬一百三十公分的大型作品「1947年3月8日下午三點基隆港的屠殺」,為二二八事件做圖像記錄。會以二二八事件作為創作的動機,一方面是因二二八事件邁入一甲子,另外一個原因是二二八事件,圖像紀錄的部分,除了來台的大陸版畫家黃榮燦的「恐怖檢查」和台人吳炳煌之自繪九死一生經驗「長官公署前之屠殺」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事件發生經過的歷史畫作紀錄。施教授認為美術工作者應有社會關懷之心,也須有能力創造歷史容貌與時代心聲。還原發生情境的真切歷史圖像,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量,並能讓大眾一目了然當時發生的狀況,喚起歷史意識,記取歷史教訓。(2007/2/20〈台灣時報〉施並錫從畫作「預知未來台灣人再度被屠殺」談起)。  施教授無時無刻地為宣揚台灣本土精神努力奉獻,運用他的畫筆和文筆,題材從自然景觀,日常生活,捕捉美感,把本土的台灣呈現在台灣人眼前,提昇台灣人對台灣的認同與關愛。更挺身為台灣人的共同傷痕二二八作圖像記錄,用心良苦,期盼台灣人記取歷史的教訓,不要再度有二二八發生。我們身在海外的台美人能夠聆聽這位正港愛台灣的名藝術家演講,機會難得,不要錯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